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新闻 > 正文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直播带货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21/3/29 9:32:22 人气:24

  规范直播带货,加强直播带货常态化监管,更好地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作为网络购物的新业态,直播带货以更直观的购物方式,还原真实购物场景,有力刺激并带动消费。但不可否认,直播带货在对消费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的同时,因缺乏必要的市场规范,导致这一新兴行业乱象频出,比如宣传内容和实际产品严重不符,直播数据造假,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中国广告协会制定《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中国商业联合会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这些都有助于互联网时代直播营销规范化发展。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纷纷为规范直播带货提出新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守民建议建立名人、专家违法代言黑名单制度,依法追究违法代言、带货名人的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他认为,民法典对合理认定代言、带货名人专家与他人的共同侵权过错有相关规定,但还应建立统一的直播带货违法举报及维权平台,对有虚假宣传行为的名人主播、专家除予以经济处罚外,将其拉入“黑名单”,提高违法成本,增强监管震慑力。

  刘守民建议,及时出台政策或纪律要求,明确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专家从事非广告宣传活动应局限于公益领域。例如,不得参加非公益性质的商品宣传带货活动,不允许利用活动谋取商业利益,不允许虚构夸大产品特性,不允许将专家形象用于公益活动之外的商业广告宣传,更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报酬等。对专家为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建议,依法监管规范行业发展,如发布直播经济规范标准,明确商家、主播、平台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政府+平台+消费者”多方参与的直播带货法治化监管体系。同时,合理引导加强政策扶持,赋能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直播场”的建设,高水平规划直播平台运营,打造优质直播电商平台;做好“直播人”的文章,完善主播系统培训、考评、奖惩措施,鼓励引进专业直播电商人才;解决“直播货”的问题,严格规范商品准入标准,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建议,顺应直播带货监管的客观要求,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监管方式创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开展网上监测,提升执法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加大对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追究直播平台、主播的法律责任,倒逼其加强自律,为直播带货注入更多法治基因。同时,对带货商品必须形成溯源追踪登记,做到有据可查,对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完善立法明晰相关法律责任、强化自律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引导消费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协作形成直播带货的共治格局等方式,对直播带货经营行为加强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呼吁,完善法律法规,厘清法律法规中关于直播带货各主体的责任,修订现有的法律法规或者通过新的立法,对划分经营者与主播责任以及消费者遇到售后问题产生纠纷时,如何适用法律、消费者如何维权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同时,他建议提高准入标准,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建立完备的售后机制;平台对主播实施实名制认证,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制度、履行内容日志信息留存义务、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及黑名单管理制度等。他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从带货主播广告行为,商品、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等三方面加强监管,对消费者反映的售后问题、侵权行为及时依法查处,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另外,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直播带货内容审核机制,规范自身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认为,对于直播带货这种新型销售模式既要肯定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也要发现问题,加强监管,引导其良性发展。“目前,直播带货的专门法律规定缺乏。”彭静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直播带货的广告代言、宣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均有分散规定,但这些法律并未直接规范直播带货行为。根据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趋势、自身特点及立法现状,出台一部内容全面且兼顾各方诉求的专门性的网络直播行业法律迫在眉睫。同时尽快促成《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通过,明确直播带货的经营标识制度、提供回看功能制度的落实。同时,政府各部门应明确职能,设定合理规则,细化监管范围,平衡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直播带货节目要分类分级,提高带货主播准入门槛,对推广销售特殊产品的主播设定资质条件,比如要求食品类直播带货者办理健康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